一、愿景:意愿的远景。意愿是灵魂的生机,力量的源头。
愿景一词对组织和个人来说有不同的侧重点。组织的愿景强调历史性、社会性、服务性和大众化(虽说组织愿景都是个人提出的,但其出发点是人群,依据是自然和社会规律。个人愿景范围狭小的多,一般局限在个人的生活圈子内,为自己以及自己在乎的人谋幸福。
意愿是无花果的花,我们看不到它,但它不但存在而且能够结出甜美的果实。——意愿是除了自然之外储能最大的矿藏。一只鸡平时见了鹰,躲都来不及;但是一旦为了自己孩子的安全,母鸡就能够战胜鹰!其原因就是救儿女的意愿给了鸡超乎寻常的力量!一般来说,适当的灾难、危险最能够激发动物的意愿之能。虽然人的意愿有同样的性质,但是人的意愿有更大的弹性,更受致于个人的主观心态。人的意愿好比一辆车,人的心态是方向盘和火花塞——意愿能不能打火、能不能向正确的方向奔驶,都取决于人的心态!心态是意愿的核心要素,但不是唯一的要素!意愿是力量的源头,但必须有基于意愿的行为,能量才能释放!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没有不断的尝试,人类还生活在远古时代。
二、责任:有句话叫做在其位谋其政,如果把“政”理解成责任,那么就很不妥切。因为它给人造成误导: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如此以来就大大的扭曲了责任的真义——责任与职位、职业、权利、财富等等都毫无关系!现在人们惯用的推委责任的理由,很多都荒唐可笑(尽管有些听起来冠冕堂皇!)责任源于人格和情景,最终归结于行为。责任没有归属,因为它本身就是生活!我们要不要承担一份责任,不在于责任属于谁,也不在于我们有没有能力承担责任,只在乎我们愿不愿意承担责任!——自然教会人分工发展自己,人类却自作聪明的分割责任来毁灭自己,可悲呀!
三、选择: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永恒,追求永恒基本的方法是“变”!这一恒一变的本质就是选择:恒是选择真我,真我是选择的准绳;变是选择的过程。选择不是单纯的做一个决定,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:决策-行动-反省-再决策…… 综上,愿景、责任、选择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真我!即,我们努力付出、奋力拼搏,不是为了得到社会或者他人的回报,而是为了自己称之为人、称之为自己!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