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网上一名告诉学生的提问:
我是一名高三学生,面临一个重大的人生选择,是否要离家出走,要听听有一定人生经验人的看法。
学习可以,考本科没问题。
性格外向、浪漫、理性,看过很多书以及很多经典电影(三观已建立,并且正常)。
出走原因
1、在学校那种环境下,我会出现心理问题,好像焦虑症,很难受 很让人受煎熬!我曾想过很多办法都无法克服,都不行;但我依靠自己理性的分析,始终把行为控制在理性的轨道上,所以各种人际关系处理的不错,但一出校门这种心理问题便会消失。使我的心灵获得极大的愉悦。
2、我能考上本科,但大学毕业后我仍要去找工作
我利用这四年可能会拼出一个极大地成就(我是一个极有思想主见,以及头脑的人。)
3、由于我的浪漫性格,那种在外漂泊,每天不知道有什么样的遭遇的生活对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。
出走后的生活
1、写作(我会先去一趟西藏,书的内容就是在路上所思所想,例如哲学的、人生的、批判社会的、有情怀的、情感的……),出版拿稿费。
2、白天打工、摆地摊,晚上看书充实自己,不停地寻找致富方法。
人生打算
1、创业成功找到高中时我喜欢的女孩,四处漂泊、游历。
2、再次执掌公司,为社会做贡献。
3、拍电影、写书。
顾虑:父母
注:如果你想给我提供帮助,回复我,请按这个格式:
态度:(赞同或反对)
你最想给我说的话:
即可。 别再问我任何问题,还请设身处地,在此谢过。
---
- 注:原文中的错别字和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,都已经做了修改,以方便大家阅读。
- 按照提问者的要求,我给出以下答案。
- 态度:支持离家出走,但要和父母沟通号,并且设置时间限制,比如说1年。
- 最想对对提问者说的话:想象不等于事实,未来是一步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。
---
首先,让我们看看提问者的自我评价。
1、性格外向、浪漫、理性,看过很多书以及很多经典电影(三观已建立,并且正常)。
提问者的这个自我评价,先不说性格方面,单说后面的半句,我的理解是:因为看了很多书和电影,已经建立了正常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在我看来,这就是一个误区。原因很简单,书也好,电影也好,无论多么经典,都是创作者的臆造,而且越是吸引人的东西越是个案,越是偏离普通的事实。
一个人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非一成不变,它们会随着工作、生活、社会经历的丰富而发生变化——或者说,只有能不断完善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才能给我们带来成功,带来快乐。
2、由于我的浪漫性格,那种在外漂泊,每天不知道有什么样的遭遇的生活对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。
我觉得这个吸引力是提问者自己的想象,而要破除这种想象,所以我才建议提问者用一年的时间去漂泊,去充分的体验,然后决定自己的下一步人生应该怎么走。
其次,关于学校。提问者的原话是:在学校那种环境下,我会出现心理问题,好像焦虑症,很难受 很让人受煎熬!
“学校那种环境”到底是哪种环境?这种环境有什么特点?建议提问者作一个深入的分析,把环境认识清楚。而且学校和学校是不一样的,大学和高中完全是两种状态,可以说千差万别,所以不要所有的学校化为雷同。
最后,关于自信。有自信是好的,但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想象当成现实。提问者说:
1、我能考上本科,但大学毕业后我仍要去找工作;我利用这四年可能会拼出一个极大地成就(我是一个极有思想主见,以及头脑的人。)
2、写作(我会先去一趟西藏,书的内容就是在路上所思所想,例如哲学的、人生的、批判社会的、有情怀的、情感的……),出版拿稿费。
3、创业成功找到高中时我喜欢的女孩,四处漂泊、游历。
4、再次执掌公司,为社会做贡献。
5、拍电影、写书。
上面这些,全都不是事实,而是想象。凡是想象就有成功和失败两个面。提问者说的成功的一面,我不知道他想没想过失败的一面。
在这里,我想告诉提问者一个做决策的方法:想一想你要做的事,可能给你带来的最坏结果是什么,如果这个结果是你能够承受的,那么你就可以去做,因为即使你失败了,也不会后悔。相反,如果你要做的事,给你带来的后果,你无法承受,那么你最好还是不做。因为做决策的基本思路是趋利避害!
最后多说一句:生活不在你想象中,生活永远超出你的想象,尤其是失败和苦难。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