载体分析决策发

声明:所有“旧话”文章,成文于2022年前,请做好内容勘误。

引语:正确的运用载体思维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难题,平日我们思考也都是从载体切入,但是往往因为忽视了某些载体而导致问题无法解决!

我在《决策》一文中提到过的载体决策法,是载体思维的一大表现。载体思维是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的惯常做法。但是由于我们分析的欠缺,运用载体思维非常不规范。为了更好的让载体思维为大军服务,我们一起来深入的学习载体思维!方便起间,我们用《决策》一文中的故事来说明。

故事第一阶段:

读到这里,我想您已经明白故事中的问题了,那么就请您把问题阐述出来吧。——运用载体思维的第一步是明明白白的阐述出问题来。不管做什么,世界上都不存在绝对的准确无误,我们只能够让自己尽可能的理解世界,表达世界!阐述问题是为了理解,理解问题才能够恰到好处的把握问题的载体!把握不好载体,问题就无已解决。我们如何才能把问题清晰全面的表达出来呢?首先我们要掌握第一手资料,抓取问题的源起。——问题是从何时,从哪里开始的?问题是谁发现的,谁提出的?与问题有关的人员、环节有哪些?……为了回答好这些基础问题,查、问、听、述是四个基本的环节。

查,即调查核实、实地考察;问,即问自己、问相关人员,和可能知情的人员;听,问是为了听,听是对他人和事实的尊重;述,述,述,再述!陈述问题一定要多层次,多角度,最好让多个人陈述同一个问题!——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反复,深入全面的理解问题不难做到!就上文中的故事来说,从画师的角度说,问题可以阐述为:国王为难画师在五尺方纸上画九尺全身相。这样以来,载体也就显而易见了:国王、画师、五尺方纸和九尺全身相。——一般来说,一个好的问题阐述包括三个部分:问题的使动者(国王)、问题的被动者(画师)和问题的中介物(五尺方纸和九尺全身相)。这三者也可以是其它的物体和规律等等,并不局限于人。

找到了问题的载体,接下来就是画载体鱼骨图,如下图:

载体思维鱼骨图:

注:为了方便从载体的角度阐述问题,我们在画鱼骨图的时候,要把相关的理个载体置于同一条鱼骨折线的两端,如:国王和画师在同一条折线上,而五尺方纸和九尺全身相在同一条折线上——每个问题内在存在一些小问题,把这些小问题解决了,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!

清晰的摆出了问题的载体,接下来就是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。求解的核心是专攻各个载体——也就是说,从单个载体的角度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!针对上面故事中问题的四个载体,我们列表如下:

 如何导致了问题?怎样解决问题?

国王性格:凶残、好恶作剧;自以为是;大权在握如何让国王收回命令?——难,不可能!

画师被逼无奈,问题的受害者——只能画出画来,如何摆脱国王的纠缠,安全的回家继续平安的生活

逃跑不现实,逼国王收回成命不可能

五尺纸 太短如何让五尺纸变成九尺长?——容易:分而后合

九尺相 太长如何让九尺相变成五尺长?——长短为相对的!即使是三米的人,坐着、蹲着或者俯身时,高度都不  过两米!

至此,问题似乎都解决了,而实际上还没有!因为即使画师按要求作出画来,国王也未必会放过他们,毕竟国王是自以为是的,他认为无法解决的问题被人轻而易举的搞定了,他难免恼羞成怒,再次为难画师!可怜的画师应该怎样做呢?我们来继续看故事:

故事

故事完了,你是不是恍然大悟?——解决问题必须治本!正如故事中的问题,根本的在于国王。要解决好这个问题,最后的落脚点必然是国王!这就提醒我们,在运用载体思维解决问题时,载体的地位是不同是,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必须抓住关键载体!一般来说,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某个或者某些人的问题,而人的问题,不管是判断力、洞察力的欠缺,决心意志软弱,还是行为方式不对。时间把握不好,其源起都是人的心理!改善人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而且需要很多的技巧。就故事来说,让国王瞬间变的和蔼可亲是不可能的,所以画师只能试着给国王下套!

为可便于记忆,我们把载体思维梗概如下:

1,阐述问题:查、问、听、述。

2,画载体鱼骨图,对应的罗列载体:同一条折线法则。

3,载体分析:从索因求解和地位三个角度分析。

4,制定治本的解决方案并执行。 5,反观整个过程,学习新知。

Now
Close